天涯海角发展史丨第二章 天涯海角游览区原有风物景致
来源于:本站发布于:2021-07-30 11:07:24
5477 1第二章 天涯海角游览区原有风物景致
第一节 地理简况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上,核心景区总用地面积16.4平方公里,靠山面海,区域内最高峰为下马岭(海拔411.7米)此外还有平安岭(海拔240.5米)、簸箕岭(海拔96.6米)等一系列山丘,地势东北部低,大兵河自北向南在东北部烧旗港汇入南海。
景区海岸线3000米,岸线较为平直,沿岸巨石嶙峋,滩阔沙白,地势平缓,腹地纵深达500-600米。
第二节 地质简况
据《中国海湾志》第十一分册记述,景区所在区域属于新华夏第一沉降带、第二复式隆起带和沉降带向西南迁伸的部分,位于次级构造琼海——保亭复式向东南翼,九所——陵水东西深大裂南部。在此地质背景下,沉积了古生物界奧陶系地层,被海积的第四系所覆盖。
景区巨石岩礁是在1亿多年前的地壳运动时形成的。下马岭的余脉伸入海中,其花岗岩山体剥露后,受海浪、风力等外力侵蚀,加上本身垂直节理发育,迸裂散落成百余块巨岩散布于沙滩上。形态各弄、巍峨壮观,石上有大大小小的凹坑。海湾岸线,主要为海积沙坝与澙湖海岸。自角岭至景区一段岸线长约3公里,是沿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发育而成的海蚀海岸,岩性为中细粒与粗粒花岗岩。该处系新生代初期的基岩岬角所在,受海蚀与海平面上升影响,逐渐形成水下礁石岩礁滩,鸡母石、水鬼石、双石礁、叠石等系岩滩上的坚硬石岩残留体或古海石柱。景区的摩崖石刻石,均系海蚀岸岬角后退的残留岩体与海石柱,由花岗岩垂直与水平两节理呈球状风化剥落与海浪冲蚀而造成。
岩滩与海蚀崖间己有背叠式中沙质海滩发育,部分海滩贝壳与砂层已为钙质胶结成海滩砂岩,分布于平均高潮线附近,成为向海倾斜的板状层。有的海滩沙层形成于海蚀岩、柱的节理缝隙或巷道的岩壁上,系砂砾沉积后经过蒸发失水而
被钙质胶结而成。
景区内部和附近的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主要为砂质以碳酸盐砂为主,夹有部分
硅眨盐砂。由于全新统海侵,使一些古海岸砂质堆积沉匿于海底,其中一部分位于波浪作用影响范围内,这部分泥沙成为海岸带沙源,是重要的海洋泥沙补给基地。通过海底掀沙向海岸堆积补充的方式,形成了天涯海角沙滩资源。
第三节 气候简况
与三亚气候相同。全年阳光充足,紫外线较强,日照时数大于2500小时。根据三亚气象台近5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三亚的绝对气温不高于35℃,年平均
气温为25.4℃,气候条件总体上全年皆宜,冬季优于夏季,夏季有西南风送爽,是宜人的避署胜地。
三亚地区属干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特征明显。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受热带气旋的影响,据统计平均每年有2—5个台风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亚区域内没有工业污染,同时,车、船尾气排放量少,加上海洋季风气候的清洁效应,空气质量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在中国48个重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排名中为最小值,空气质量位居中国第一。根据联合国环保组织对全球52个国家158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三亚入选世界空气质量最好的10个城市之列,位居第二。
第四节 水文简況
根据三亚海详环境监测站多年降水资料统计,三亚地区每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至11月份,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少,年平均降水量1476.8毫米。
根据三亚海洋环境监测站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三亚海区全年海水温度变化在23.5℃—30.2℃之间,近岸表层海水温度年平均为27.4℃。 水质水温指标全年适宜游泳。天涯海角区域海水水质状况优良,海水透明度大,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中心站对附近海域进行监测的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优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对滨海旅游区的海水水质要求。
三亚海域的潮汐性质属不正規日潮混合潮类型,以日潮为主,有明显的日潮不等现象。涨落潮平均潮位差,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小于1米,属于潮差小的海区。其潮流除台风期外,流速小,为正规日潮流,属弱潮流海区。三亚海岸线附近的年平均波高为0.5—0.9米,因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以及受地形影响,平均波高夏季大于冬季。
第五节 石刻文物(见《三亚史》1011页—1012页)
天涯海角石刻,位于天涯区马岭村南约1公里处,坐落在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内,属清代和民国时期摩崖石刻。那时共有5处石刻,其中清代3处、民国2处,都分布在下马岭近海滨的巨大岩石上。
“天涯” 石刻,刻于一块高10米、宽13米的巨石上,面朝东南。清雍正五年(1727丁未),崖州知州程哲题刻,楷书横排阴刻,每字大56厘米。
“南天一柱” 石刻,刻在一块高7米、宽3.4米的突起巨石上,面山(东)背海(西)。刻字大40厘米,楷书竖排阴刻。其右刻“宣统元年”, 左刻“永安范云梯”。 范云梯为清末崖州直隶州知州。
“海判南天” 石刻,刻于“南天一柱” 石刻前一块高7米、宽10米的巨石上。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绘制《皇輿全览图》,钦差苗正(钦天监五品官员)、绰尔代(理藩院郎中)、汤尚贤(法国传教士)巡边至崖州下马岭观测点,题刻于巨石上,楷书横排阴刻,每字大54厘米。
“海角” 石刻,位于“天涯” 石刻东北30米处一块高11米、宽19.3米的海中巨石顶上。刻字大57厘米,行书横排阴刻,为民国年间王毅所题。
“海阔天空” 石刻,位干“天涯” 石刻的左下方,刻字大38厘米,隶书横排阴刻。题刻者佚名。
此外,1961年和1962年,郭沫若先后在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內的巨石上题有“天涯海角游览区”与《 游天涯海角》诗三首等石刻。天涯海角石刻遐尔闻名,是三亚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第六节 天涯海角石刻文物的广泛的鉴赏价值
中华多奇石。石头与神州大地、与炎黄子孙、与五千年煌煌华厦文明,相生相得,枯荣与共。中国的文学巨著似乎都与石头有缘。《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水浒传》说,镇魔的巨石被揭开了,那“天罡地煞”, 化作一股青烟,投胎凡间,而后都“逼上梁山”。《 西游记》中“齐天大圣” 的娘胎居然是一墩顽石
——“石中迸出金猴王”。 南京别名石头城;诸葛亮的八阵图是用石头摆布的。“挖不尽青云龙岗”, 那指的是宝石;“踏天磨刀割紫云”, 那指的是端砚石。还有雨花石象征着英烈精神;太湖石装潢着皇家苑囿等等。中国人多数是爱石、赏石、藏石的。精研石经,成为一门学问,是一种高尚文明生活的表现。人们把一方石看作一首诗,一幅画,一本书。当代巨儒沈钧儒的书斋雅号“与石居”; 名画家赖少其画室叫“木石斋”。 中国的远古的人类历史被赫然分为旧、新石器时代。可见,中华文明是伴随着石头进化而来的,石头文物具有广泛的鉴赏价值。
《淮南子》载:“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有幸女娲皇娘“炼五色石补青天”。 要不是石头把天补牢,则这世界已临末日。石头救了天,救了地,救了人!人类无论如何离不开石头。女娲氏炼的石头补天用不完,被扔向九州大地。于是,中国的石头,不但多而且有灵气。三亚的“天涯石” 最负盛名,可以作为三亚石族的总代表。曾有薄学寡闻的游者互问互答:“到过天涯海角吗?”“到过了,只是几块石头!”他们哪知,就是这么儿块石头,令人神魂颠倒!任你国家元首,官府显贵,行伍将帅,豪绅富贾,文人墨客,科学巨子,佛僧道俗,百工医农,莫不慕名万里跋涉前来,而且流连忘返。到了天涯海角景区,照了张影相,许多人都会自勉得意地说:“我可到了天边了!我可以大喜过望地说,我走遍天涯了!”
天涯石刻最闪光的实质是:它有灵性,有生命,有精神!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石、海判南天石,日月石,作镇南溟,雄视百代。万顷波涛一次又一次搏击,仍然巍然不动。风平浪静的时候,海水绕着石头周身,翻来复去地亲吻不停,这时你可稳约看见石头的嘴唇在上下翕动,可以听到石头的心脏在微微搏跳。游览区的石头是有生命的。
大文豪苏东坡有句名言:“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天涯海角的巨石乃补天剩下来的正宗神石。 现代文豪郭沫若当年与冯白驹将军巡查后所作的诗, 结句说“ 南天一柱立, 相与共盘旋。” 他是用天涯之石来歌颂这位琼崖人民的儿子的!
人们崇拜天涯之石的庄严伟力。于是,天涯之石化作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天涯海角的石刻文物着笔不多,却确实是这一旅游胜地的点睛之作。题写者捕住那“穷荒绝岛边” 的历史、地理特征,溶注感情,锤炼意境,点化典故,一语中的,使得石头知音,山海有情,牵动了古今游人“去国怀乡” 的千般感慨!
第七节 崖州民歌所唱的《下马岭》
崖州民歌是古代崖州流传的民间歌曲,主要流行于三亚、乐东、东方、陵水等地,使用本地方言演唱,到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崖州民歌分为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四种类型。短歌俗称“歌仔”, 常以七言四句或八句为一首,多为即兴吟唱,传唱范围也广。
《下马岭》这首“歌仔” 也广泛流传于海南岛南部地区。“歌仔” 唱道:
做乜号名下马岭,只见树木生岭上。
天涯山海路途远,何处见人马上骑?
唐相号名下马岭,待我说明给你听;
就因海圮山路狭,只好下土牵马行。
崖州民歌由于其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方面的历史信息,是了解和研究古崖州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 在人际交流、感悟表达、陶冶情操及活跃民间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