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非 天涯海角
来源于:林非发布于:2021-09-26 13:09:37
4536 0林非
(1931年一),江苏海门人。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鲁迅研完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等。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和数文创作,著述甚丰。
天涯海角
多少年来,人们常常用“天涯海角”这样的字眼,形容旅途的遥远和艰难。在交通工具很不发达的古代,长途跋涉确实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多少诗人都在叹息着羁旅的愁苦,象初唐诗人王勃写的《膝王阁序》,就吟咏过“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话。说真的,在那个时代里想去一次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不知道得花费多少日子,而且一路上要横渡海峡,颠簸于惊涛骇浪;要穿过深山密林,跋涉于瘴疠之地,因此能不能平安到达,也还是很难说的。晚唐年间的大臣李德裕被贬往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口这一带,他曾写出过这样的诗句:“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这讲得一点儿也不算夸大,鸟儿从海南岛飞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是得要不少日子的,然而在今天,如果从北京前往海口的话,早晨乘飞机出发,午前可以到达广州,午后再从广州乘飞机,不久就到达海口,真是朝发可以夕至,古人那些感叹旅途艰辛的话,都可以抛往九霄云外去了。
当然,从海南岛北端的海口,抵达最南端的天涯海角,还得乘上大半天的汽车,不过那一路上的风景实在是很迷人的,汽车从一个青葱的山颠,绕到另一个碧绿的顶峰,一会儿在崎岖的半山腰迁回,一会儿又在平坦的山顶上奔驰。沥青路两旁尽是密密层层的草丛,绿油油的,将山岗点缀得苍翠欲滴,像是洋溢着说不尽的青春和生命。在草丛里,一棵棵风凰树升起了自己苗条和洁白的枝干,它稀疏的绿叶十和一串串火红的花朵,让旅客从自己的心里升起灼热的诗情。还有那颀长的木麻黄树,挺拔的椰子树和俊秀的橡胶树,都深深地吸引着从远道前来的跋涉者。在这满山遍野的绿色的王国里,在这新鲜和神奇的世界里,你会感到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变得想奋发起来。
当深深浅浅的绿色扑面而来,让旅人应接不暇地欣赏和赞叹时,一泓海水又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近处的波涛是暗蓝色的,远一点的地方,却显得通明透亮,像一匹无边无际的绸缎,在阳光底下闪耀着光芒,再远一点儿,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又弥漫着薄薄的雾气,颜色也淡了下来,真分不清哪儿是海水,哪儿是天空。
真的抵达了这在我心里念叨了半辈子的地方—天涯海角,我把脚步迈得很轻,踩着雪一样洁白的沙滩,悄悄地绕过了几块挺立的礁石,站在海水里,任波涛拍击自己的双膝。奔腾的浪头在不住地颠簸着,望着这浩瀚的大海,心里顿时感到开阔起来,觉得如果牵挂着琐屑的争端,渺小烦恼,就有点儿太乏味和无聊了。如果人们都有大海那样宽广的胸襟,生活里的那些妒忌和倾轧,争权和夺利,应该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罢。
海水在冲撞着沙滩外面一块块小小的礁石,激起了一阵阵浪花有的化成泡沫,飞向半空中去,有的落向礁石,象一朵朵白色的花,开在这低矮的峭壁周围。在浪潮向后退去的瞬间,可以看见朝向大海那一面的礁石,已经被长年累月的波浪磨平了。为什么小小的浪头有这么大的力量?也许是因为它包含着大海那股坚强的气势罢。
站在海滩上,回过头来张望,只见那几块叠在一起的礁石,像是几个瘦弱的老人,孤独地踽行在柔软的沙滩上。在一块礁石的顶端,镌刻着“天涯”这两个字,背后另一块礁石的边缘上,又镌刻着“海角”这两个字,听人说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笔迹,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游人们都已经陶醉在大海的怀抱里,很少有人仔细地揣摩和考证这究竟是谁写的了。
这不断变幻着的大海,确实是时刻在吸引着游人,它有时雄浑壮阔,有时又安静肃穆;有时奔腾呼啸,让人觉得恐怖和战栗,有时又轻轻荡漾,让人想到小溪的潺漫和琴弦的颤动;在太阳底下,它闪烁着光焰,在阴云密布时,它又令人黯然失色。有着多种多样性格的大海,启发人们想到光明和晦暗,幸福和灾祸,凯旋和失败,欢乐和痛楚。大海真是无所不包的,因此它令人思绪万千,变得更深沉起来,想好好地思索一下。游人们到海滨来看看,大概都不会徒劳往返的罢。
更何况是在天涯海角,历来被古人当成是十分遥远的地方,似乎已经是到了世界的尽头,这个印象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早就使天涯海角带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在这里徘徊大半天,将会带上了大海的气息和情韵,够回去以后一辈子吟味和咏叹的了。然而天涯海角决不是世界的尽头,在大海的那边还有土地,在天空的那边还有宇宙,它不是古人想象的那样,远处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它不过是走向远方的起点。世界是多么大啊,让我们的胸襟和眼光都更开阔起来罢,如果我们真想乘风破浪去远航的话。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