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虚拟漫游 微信购票 游客意见
调查表
返回顶部
历史沿革
dynamic
历史沿革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景区概况 > 景区历史 > 历史沿革 > 正文

天涯海角发展史丨第一章 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历史演进

来源于:本站发布于:2021-07-14 11:07:05

6686 0

第一章  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落笔洞人的考古发现、天涯海角的历史延展和周边聚居的民族

 

 

-、  落笔洞的考古发现 

  

落笔洞在今三亚市区东北10公里处,距天涯海角地区仅有30公里。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海南历史上最早的一处古人类生活遗址。落笔洞在落笔峰下。落笔峰是一座石灰岩孤峰,高约110米,垂崖如削,落笔洞在山峰南壁下层,洞顶极高处原有两根钟乳石向下垂伸,状如悬笔,洞穴因此得名,山峰也随之。钟乳石因人为破坏现仅存半截。1983年,海南开展文物普查,1992-1993年间进行复查挖掘,先后发现了13枚人牙化石、采集到水鹿、赤鹿、松鼠、华南虎、亚洲象、豹、熊等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化石,还发现打制石器、骨甲制品等文化遗物及用火遗迹。出土了几万枚贝壳壳体。经碳十四年代测定,遗址年代距今一万年左右。这是中国目前已知分布在最南端的一处史前人类活动文化遗存。据落笔洞的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天涯海角地区也是如此。

 

二、天涯海角的历史延展    

    

     海南岛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正式置郡设县,西南部地区先属儋耳,后统属珠崖郡,今三亚地区其时为临振县境域。但是,南北朝以前中央政权在这里的统治时断时续,较长时间实际上处于俚人部落各自为治的自然状态。直至隋朝以后,由于岭南俚族首领冼夫人的抚绥,中央政权在海南的统治才逐渐加强。三亚与内地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宋元以后遂成“南溟要区”。 历代建置名称屡经变易,辖地也盈缩不一。三亚地区称“崖州”, 始于北宋开宝五年(927),后改称珠崖军、吉阳军。到了明朝初年,崖州建置才稳定下来,直至清末。因为远离中原,孤悬海外,被形容为“天涯”“ 海角”, 是中国的南境边陲要地,也是隋唐至宋元封建王朝贬谪、流配臣子和罪犯的地方。然而,直至19845月撤县设市为止,崖县作为一个农业县份,其经济主体结构并未发生质的变化。

 

三、天涯海角周边聚居的民族

 

古今聚居天涯海角周边者有汉、黎、回、苗四个世居民族。汉族主要分布在沿海丘陵台地和平原,天涯海角游览区的西北边的马岭村就是其一;黎族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丘陵山区,天涯海角游览区东北边的文门村就是其一;苗族主要分布在天涯区的高峰、育才和雅亮地区;回族主要分布在天涯海角东边的回辉和回新两个居委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民族逐步形成了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4000年前,黎族先民陆续迁入,他们是开发海南的先驱。黎族先民主要来自岭南俚人,是“北越” 中属于“骆越” 的一部分。历代地方史志都指出他们“本南、恩、藤、梧、化诸州人” 也即今天的广东西部和广西东部地区的古代俚人。唐代末年以后,迁入的俚人被称为“黎”。 据史籍记载,深山黎人性格犷悍,以刻箭为信誓,不欺人也不受人欺,住船形茅屋,织吉贝布为衣衫,有自己民族独特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汉族人口徙进入天涯海角地区,比起黎族先民要晚得多。秦代已有汉人商贾到珠崖贩买玳瑁、珍珠、银铜、果布等“异产” 以逐利。这是汉族进入本地的发端。之后历朝历代,或商贾,或戍边,或为官,或贬流,或避乱,迁入落籍的汉人越来越多。汉族移民带来了中原文儿、传播先进的生产技艺,促进了海南三亚的开发。明代海南先贤丘濬在《南溟奇甸赋》中有生动的描述:“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托处。薰染过化,岁异而月不同;世变风移,久假而客反主。”宋元明清时期,从闽南、粤东一带移民迁入的规模更大,成为这一时期崖州人口数量较快增长,经济、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

回族迁居天涯海角,史籍记载始自唐代,而以宋、元期间为盛,大多来自占城国,也可能有来自阿拉伯的穆斯林。占城国是今越南中部旳一个古国,《元史》记载称“近琼州,顺风舟行,一日可抵其国”。 占城人擅长海上贸易,天涯海角是他们航行来往中国东南沿海的停泊地。占城人或因经商、或因逃避与邻国安南的战乱,或因海上遇风暴漂泊而至。明万历《琼州府志》卷三记载:“番民本占城回教人,宋元间因乱挈家泛舟而来,散番村、番浦。今编户入三亚,皆其种类也。”据学者考证,“番民” 登岛后多居住在崖州,后聚居于天涯海角游览区东边天涯区的两个居民委员会。回族保持着穆斯林传统,有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苗族迁徙入琼,则来自明朝从广西和粤西北调来的苗、瑶官兵,戍琼后落籍为民。史籍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调广西药弩手300名屯守崖州西北部的乐安营,并以“征黎” 后清丈的黎田30顷屯田。苗族从此在天涯海角的北部山区落脚,经常迁徙,居无定所,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共和国成立不久,1954年崖县人民政府派工作组深入深山密林,动员其下山定居,并发给耕牛农具,帮助他们组织农业生产。

天涯海角周边多民族聚居,多元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三亚人文特有的斑斓色彩。这独特色彩告诉游客,三亚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

 

 

 

第二节  天涯海角通向外地的古道口“石门子”

 

 

相传南朝隋初,冼太天人抚定海南千余黎峒。其时,派白虎将军南下宣威怀远,曾在天涯海角东北边的黎村文门村设坛,会聚众峒黎族首领,歃血盟誓:齐心归化中国。隋文帝论功行赏,特赐临振县(三亚古代属县)为冼夫人汤沐邑(封地)。临振县后改为临振郡。在古代,本郡土民尊奉冼夫人为郡主。文门村乃是三亚市以至琼南一方黎峒最早接受朝廷招抚,沾沐中原教化的古老村寨之一。

从天涯海角东北面的文门黎村,要经过一个叫做“石门子” 的道口,原貌已因当年修筑通向文门村的官道而遭毁掉。以前的石门子两壁陡削的灰色白石壁,夹住一条翘牙露齿的石路。《崖州志》记载:“从马岭汛后入石门,两山对峙,凿石以通,深达二里。”

关于“石门子”, 天涯海角西北边的汉族村庄马岭村的老人说,明代以前马岭村北有一个山洞通往“文门”、“ 过岭 黎村和崖州古城。后经山洪冲刷,

岁月沧桑,山洞早已崩塌。在石门子东面约5米的山脚下有一股泉水,形成泉井,清澈见底,常供路人饮用,也是本村村民饮水的源泉。

黎族村寨文门村的老人说,传说有白虎将军带兵到此,无路可进,就下马,其马以头叩石,石乃裂开成门。马头叩开石门的说法固不可信,但以古代的条件,要靠分散的民间力量来完成“凿石以通,深达二里” 的工程,也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官府征调民夫、工匠或派遣官军劈石开山,修建官道。或许在古时,下马岭山麓因地势低,常受海水浸淹,故不得不将官道折向文门台地,再从文门西北的峡口绕出。

石门子,既是汉族村庄马岭村的山门,也是黎族村庄文门村的山门,它一直扼守着天涯古道。山与海,汉与黎,峦荒与文明,封闭与开发,都要经过这道门的吐纳。它应该亲眼看见这条古道上走过的朝廷钦差、流谪相臣、开边将军、戍守士卒、执宰州官、布道僧侣以及南来北往的商旅客仔、进进出出天涯海角的土著士民。天长地久,同有一个山门的汉族村马岭村与黎族村文门村,一直相互安好,和谐前行。

 

 

 第三节  现代文豪郭沫若与天涯石的情结

 

 图片2.png

    郭沫若,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8921116日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泰戈尔、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 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脫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 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1961年春和1962年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先生三到天涯海角访古。

196128日至318日,1962112日至212日,现代文豪郭沫若两度来到海南三亚(当时称崖县)。第一次到来,主要是游览,第二次到来,主要是度假,并受崖县县委特邀,应允点校《崖州志》,同时联系重印事宜。在这期间,郭老三次游天涯,考察天涯海角风景区,与天涯石和游览区西北边的马岭村村民结下了情缘,留下-些故事。

在下马岭和大海接壤的银色沙滩上,大大小小的磊石星罗棋布,马岭村民称之为“关石砾”。 郭老游览、考证天涯石上的题字时,邀请马岭村的老人张启珊一起到天涯石旁的一个鼓石上品茶,畅谈“天涯” 二字的由来。郭老问:“村里有没有关于‘天涯’ 的传奇故事,请说来听听!”张启珊说:“传说很久以前,海南岛与大陆相连。当时有一位大臣犯了王法,皇帝派人追捕,这位大臣就往南潜逃,后边有官兵追赶,他一直逃到这里,看见海滩上大小石头密布,海天相接,一片茫茫,再也无路可逃,于是,他对着一块大石仰天长叹道:‘我已逃到天之尽头,别无去处,此地乃我葬身之地呀!’突然,晴天一声霹雳,这块大石从中间裂开,大臣纵身跳入石中,大石复合。官兵追赶到此,看见这般情景,感叹道:‘这是天意难违’!‘天涯’ 大石中间的裂逢一直存留至今,所以后人就在这块石头上刻上‘天涯’ 二字。郭老听后哈哈大笑说:“很好!很好!很有神秘感。”

接着郭老又问:“你们村里传说‘天涯’ 二字是谁题的?”张启珊说:“据说是苏东坡题的。”郭老听后摇摇头说:“宋代没有这种字体,更不是苏东坡笔迹,这两个字是近代字体。”

此时,郭老看见海滩上有马岭渔民曳网捕鱼,便下了鼓石,和陪同人员参与渔民的曳网作业。马岭渔民拉网是极其富有地方风情的民俗画面。这种海滨拉网

捕鱼,先驾船将网投入大海,然后在岸边从网的两头拉。拉网时至少要24人,分成两队,每队12人。作业之际,每人在腰间统一带上“腰梯” 的宽带(采用木板或籐片结成),拉网者要面向大海,倒退行走。当地有民歌唱道:“二十四人共牵连,绑着精神带清清,退后行路太大胆,铁脚板不怕刺刺(第二个刺字作动词,海南话读‘诚’, 与上两句押韵)”。郭老也带上“腰梯”, 同众人一道倒退着拉网。与他一起拉网的渔民麦庆芳等三人,保存着郭老带过的“腰梯” 原物,后来交给三亚市档案馆作为历史文物保存,“诗人与渔夫” 的故事至今犹被传为美谈。

1992年郭沫若老重游天涯海角,攀爬上马岭村民为他搭的架子,去探考题字人的签名,果然在“天涯” 二字旁边发现了“程哲” 二字,从此“天涯” 二字的题字人得到定论。    

郭老两次天涯海角之行,题了“天涯海角游览区” 七字,为后来游览区的设置作了启导;并先后作了三首五言律诗。他所题的字和诗都“蒙刀作笔”,“ 累石为笺”, 雕刻在石板上,嵌入天涯石。中共崖县县委、崖县政府写信告知他所写诗文刻在天涯石壁上后,马上写信致谢:“谢谢你们,海南仿佛是故乡,我相信将来总有机会再看到你们。”

 

郭老所作的《游天涯海角》三首五言律诗如下:

 

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

波青湾面阔,沙白磊头圆。

劳力同群众,雄心藐大千。

南天一柱立,相与共盘旋。
 

海日曾相识,重逢已隔年。

字蒙刀作笔,诗累石为笺。

红豆春前发,青山天际燃。

临风思往事,犹有打鱼船。

去年助曳网,今日来何迟。

访古字方显,得鱼人正归。

点头相向笑,举手不通辞。

有目甜逾蜜,惠予以此诗。

 

作者后记:上诗三首,第一首作于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时有渔民曳网,曾助之。第二首作于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一日,读《崖州志》得知“天涯” 二字乃雍正十一年州守程哲所书,因于十六日三往游览,就崖上验之,果然“雍正十一年” 五字在“天” 字之右,“程哲” 二字在“涯” 字之左,旧谓苏东坡所书,殊非其实。因成诗第三首。前后三游,时经一载,始获得事物真相,志此以供游览者参考。一九六二年二月四日春节前一天书此。

天涯海角人一直学习郭老“奉献不止” 的精神,努力搞好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建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郭老来崖县时,正是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郭老耄耋之年,病弱之躯,忘我工作。“红豆春前发,青山天际燃” 的诗句,表达了郭老看到的是满目春光、热火朝天的情景,这足为天涯海角人处事和开拓事业的典范。

 

 

第四节  天涯海角游览区周边群众极力保护石景

 

 

 自破石打砖建屋风潮兴起后,许多大石头都被打砖出售者觊觎。为了保护天涯海角的景石,周边群众立下较大的功劳。

 1953年,马岭村村民陈国基到景区东边开荒,大力栽种椰子树。1958年,天涯人民公社成立公社农场,在“天涯海角” 东边开辟荒地,种上大片香茅,为景区增添了绿色。同年,崖县文化局对“天涯海角”古迹实施保护,在沙滩上建起一间约200平方米的平顶屋,由天涯人民公社派村民林清入住看管景石。196612月,林清到别的部门工作,天涯人民公社派村民麦永发接替看管;1978年麦永发到别的部门工作,由村民游启生、黎绍甫接替看管。他们两人一直看管至崖县实施改革开放以后。19866月,三亚市(县级)没立三亚市旅游局,由三亚市旅游局下属的由崖县旅游公司改组的市旅游公司派员管护景石。